11月15日,北交所鸣锣开市,首批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共81家。
北交所本身就是为中小企业进行交易服务的,对于中小民营企业可谓是另一翻进入资本市场的机会。
而作为中小企业老板,除了关注北交所上市门槛条件以外,更像是一个吃瓜群众,因为不少的小微企业老板目前正在为自己公司的生存而焦虑。
为企业的生存焦虑,无非就是两个原因,一是现焦虑有客户订单量无法支撑现有成本;二是焦虑未来没有新的订单的风险,面对每天一睁眼就是经营成本开支的小微老板们,每月办公室租金不给减,每月员工薪酬不能减,每月营销费用不敢减,但每月订单数量一直减。退则找死,不退则等死,我们该何去何从?
没错,2020年疫情之后,不论实体行业还是服务业都受到重创,轻资产运营企业在有一定资金储备下还能勉强维持,而在这近两年时间企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,好的产品不一定能得到市场好的回报,而产品的迭代,是永远赶不上行业迭代速度。
疫情在短、中期内会是常态化趋势,而行业变化也是大多数老板无法预知的,尤其是白手起家没有大树可以依靠的民营小微企业老板们,我们的出路到底在哪里。
从大瀚营销服务各类创业者的经验总结,我们对中小民营企业有三个建议。
一是成本最优与成本可控。
经营成本调控得好,一个月少则省下少则几千多则几十万。省成本要讲究方法,成本结构需要做好优化,需要为短期及长期谋划而开支的不能省,例如精准渠道的营销推广费用,而一些差旅费用、只上班打卡不做事不产出的人员费用必须省。
成本可控即能够预算最少6个月以内的经营成本与收入费用,做好半年的成本预算计划,而不是开一张票,算一次账,或者只看总账不看细项。
二是做好产品新规划。
产品在5年前10年前销量好,市场大,不见得在现阶段销量会好市场会大。产品需要以当下环境与市场下的“必需品”为主,必需品不代表仅仅是满足物质需求的产品,除了日常消费必需品以外,精神生活消费都算,尤其是新消费下的“她经济”、“银发经济”、“宅懒经济”,都是非常庞大的市场需求,我们的产品尽可能去迎合市场需求,而不是再以“产品为中心”,更不建议盲目更风,比如这两年电子烟“火”一些没接触过电子烟行业的人就盲目去做电子烟,MCN“火”,一大波人就去大搞网红孵化,但最终损失了资金还浪费了时间,学到的只是快速创业失败的经验。
三是做好企业营销管理。
品牌化是一个大方向,但是不是每个企业都一定要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品牌化,很多做快销品的企业看到王饱饱、三顿半的成功就认为只要有好的产品创意+好的故事就能快速打造一个品牌并且快速进入资本市场,只能说太多人太浮躁。
品牌一定是顾客市场沉淀的结果,不是产品主体打造的结果。
我们该不该品牌化?
肯定要。但是需要掌握好尺度,把握好节奏,该作细分市场,就不要想大行业的头部品牌;该做销售和市场基数的时候就不要想太多的品牌投入。
前段时间遇到一个做了20年的传统园林设备型制造企业,近期为了推一个面向B端企业和机构的新数字化实体产品,居然大力投放字节系的信息流和腾讯系的广点通广告,并且落地页的文案就是一个类似10年前的创业加盟文案。这就是典型的老板总认为自己很懂营销,老板过往成功的经验就是现在的教材,这是非常错误的思维。
关于营销方面专业内容今天不做讨论,上述的三点最基本的建议,希望能着实帮助中小企业老板共同度过艰难时刻,小微企业的冬天可能会比想象中的更寒冷,但是大瀚营销作为脚踏实地为甲方负责任的营销策划公司,愿与有正确经营价值观和企业基本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们共渡、共勉。